從二技開始,我由當初五專的電子科跨系選讀資管...原因是我自認比較擅長電腦,
當時候還考了張電腦硬體裝修證照,這樣以為自己就有充分的理由選讀資管,
證照上雖說有電腦兩字,其實跟資管本身八竿子打不著...
尤其依現在對資管兩字的了解,看到以前選讀的理由真是令自己啞然失笑...
總以為學電腦就是要念資管,這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刻板印象
當時候身旁許多同學也認為念資管或資工等科系就只是要會使用電腦及寫程式,
也沒特別請教老師解釋資管本身的真正涵義...
其實這樣的觀念之後說來真是大錯特錯!
資管,進一步解釋為資訊管理,但什麼是資訊、又什麼是管理呢?
套句常常掛在許多人嘴邊講的一句話"資訊無所不在",
當今一年裡面全球所產生出來的資料量可能還遠超出幾個世紀所流傳下來的知識量,
在這當中其實當然也存在著許多無謂又無用的資料,
怎麼去篩選及建構出對企業或客戶本身最有用的資訊方向或軟體,就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課題,
企業的體系眾多,絕不能一概而論,例如鐵工廠和人力資源兩種不同類型的公司就存在著絕大的差異性,
資訊管理人員即需要依照企業本身特性及導向做出最佳決策,並以本身的專業去滿足企業或客戶的各種資訊需求,
在這裡指的絕不只電腦軟體本身,並且還要能顧及企業未來在資訊導向可能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及成本考量,
以盡可能的落實資訊管理的本質…
每天在市場上所產生的資料量極為龐大,從當中的資料選揀出有用的資訊,
可以有效避免衝擊及金錢損失、引以為鑒外,並還能從中得知下一波商機為何,這些都是資訊!
看來繁雜無用的大量資料能夠藉由專業的資訊管理人才篩選出最有用的資訊,
來引領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及管理!
在市場上獲取成功的知名企業所做出的每一項決策,其實靠的就是正確的資訊,反之,水能載舟亦可覆舟,
所以從事資訊管理之人員,要有著相當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和行動力,
這可不是坐在電腦桌前打打字就能學習到的…
在研究所當時,其實幾乎沒有什麼所謂的上機課程,而是不斷的藉由討論來引領對資訊管理方面的素養,
但是回過頭來說,其實在大學時期或學生時代也需要自我不斷的鑽研各種軟體及充實相關學識,
否則,你拿什麼來作為其基礎呢?所以也並非完全推翻應當熟悉電腦之論,
只是當大家每天都在使用電腦之時,身為資管人,你的優勢在哪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