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    Album
顯示具有 生活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0411 痴狂

說說這半年來吧,從去年的夏季時分,漫無目的地往竹崎山裡走,
有點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拿出GPS一瞧,居然瞧見山裡有個車站,
於是好奇往那一兜悠,真有,名為梨園寮,原來是阿里山鐵路會經的一座老車站,
車站不大,不遠處就一座隧道,也不知怎麼著的,
當時那陽光那氛圍就是好,讓我不禁開始緩步,說緩步是真緩步了,從此後,
都漸漸知道生活裡那慢慢來的悠然好處在哪,
也就更懂得細細品嘗人生中種種的箇中滋味。

至少當時是開啟了我對自然山林的癡狂,把台灣全覽圖細細讀過,尤其嘉義縣區域,
才發現以前完全沒發現居然在台灣裏頭有這麼多山這麼多林道,開始做功課,
將等高線地圖甚麼的下載至手機,
翻查登山該注意甚麼,該帶些甚麼,就這麼著,漸漸把周遭能爬的山全給登了,
這登,真是會上癮的 !

累不 ? 當然,可登山這其中及過程有種說不出的樂趣,這漸漸地,越來越有經驗,
也越登越覺得有趣,
也登出了對台灣山林歷史的疑問,每每走在深山林道裏頭,再怎麼都能發現有人為的蹤跡,
這蹤跡甚至能夠追到台灣剛開發時期,更開啟了對前人蹤跡的好奇心,憑著這股熱忱,
去實地探索,
當然也發現了後人對於山林以及天災對於自然的破壞甚鉅,
這其中縱使有千言萬語也就不說了,
並不是這篇文所要聊的...

這股登山的"氣勢"隨著後來的嚴寒也暫時告一段落,2015冬季的寒流低溫讓人無法忍受,
雖然在寒冷的氣候下登山其實是件樂事,不會留得滿身大汗,仍能優雅的緩步健行,
但其中的冷以及保暖的裝備無法避免,終究還是得喊暫停。

16年的二月中旬,到奮起湖走走看看,想起去年是由瑞里走過來的,之後又走回去...
現在卻是交通工具輕鬆到達,不禁啞然失笑,當時欲下山之時,
發現一堆雜木被棄置在車站旁,
年代已久,早已風化腐朽,卻有幾塊有些許芬香,拿起一聞,
還真是香氛撲鼻,和手上的鑰匙圈木板味道相同...
心中只知道這應該就是檜木 ?

後來至嘉大木材所找到木工老師,才確認那種味道的確是檜木,而且還分為紅檜黃檜,
越是探索越是覺得自己的愚蠢,身處檜木大本營的嘉義,居然還不懂這些就是檜木,
短短的兩個月期間,探遍嘉義市所有木材製廠,老料再製場所,
也接觸到漂流木、風化木等等,
也明瞭許多老屋及老家具過去許多都是以珍五木製成,
這更發現當初家中很多直接丟棄的老家具居然都是檜木,
當時不懂,一點感覺也沒有,現在懂得欣賞玩味木材,說來只有心痛啊 !






不只實地探訪也遍尋各類文章,為的只是想對木材有更深一步了解,
後來不僅收了許多珍木奇材,也開始自己下海打磨物件,種種工具及機械接二連三,
使的就是要它們更臻完美,顯其木芳,前幾天猛的一醒,
才發現木頭和木製家具都堆到不知道要放哪好,再者早些時候,
家中已被小笨蛋笑說根本是博物館,想想,真收得太快買得太快,
於是上網拍賣、招其同好,一一選件賣出,直至昨日,
家中的木材老件已是所剩無幾,這倒是舒坦了口氣,
也發見,自己愛的是那探的過程,那訪的樂趣,
在他人眼裡棄如敝屣的材堆選件,回到家中打磨之後驗證自己眼光是否準確,
這箇中滋味想來總是有趣非常,

這時,似乎又回到原點,甚麼也沒剩下 !?

至少,其中還賺了點新台幣和好些個經驗也交了些朋友,
想來其實也很不錯啦 !

20151030 恐懼

此行本是大尖、二尖縱走,仗著時間好像還夠,於是順著陵線,摸了馬鞍山和梨子腳山,
不料此時,小笨蛋開始覺得膝蓋和腳踝疼痛,那表情告訴我,回程肯定是沒辦法...
約定好就在太平的三元宮等待,心裡只惦記著約好的時間,匆忙的上路,
走出百公尺後才知道車鑰匙沒拿,只好再折返...

當時候最少應該拿上行動電源、水和冰爪的...

錯估了當時候的體力和精神早不比大清早時,居然約定在兩小時後救援小笨蛋,
之後算來才知這來回可是近二十公里的山路路程...
幾近一天沒有多少進食的我,連水也沒帶,全身上下只有兩支登山杖和GPS,
回程還有近十公里得走,體力況且不講,此外算算手機剩餘電力,
這一路的照明和GPS消耗決挨不起,但保命的GPS可不能關,
但就盡可能地別開手機裡的手電筒吧 !

途中也走錯好幾次岔路,在山裡不比道路,起伏甚大,每這麼一次就更擔心體力上的消耗,
或是會不會走著走著突然就抽筋...
後來的習慣是心裡面感覺移動約百公尺就拿出GPS確認方位,並且盡量使用登山杖,
平時用起登山杖順手極了,也不知是否心裡頭想東想西犯滴咕,
突然覺得用起登山杖非常負擔,索性拿著,只用著兩條腿貿然前進...
望著西邊的遠方僅僅剩下一丁點的餘暉,勉強辨別前方的路程,
從沒有覺得太陽的日照是如此的珍貴,期盼著再慢一點、再留一點光給我啊...

很快的,進入徹底的黑暗...冬令時間的六點在山裡已是伸手不見五指,
可又不見些許月光,霧氣及濕氣甚濃,呼吸的每口氣都像貼近水面似的,
吸氣用力點就有在水裡被嗆的錯覺,這才想到身上衣物也甚薄,
秋冬的山上夜裡根本保不了暖,只能不停的運動來保持體溫,
此外,山裡頭的霧氣、林道中的地形對安全形成了莫大的威脅,
連踏在甚麼樣的地形上都沒有個底,只希望千萬不能受傷,
心裡不斷默念佛號和自我催眠式的我行的、我可以的這些阿甘口號,
但每步出一步就更顯心裡頭的不踏實...
我更提醒自己心念絕對不能有動搖,這時候最怕也最容易憑空想像不存在的東西跟著自己,
大概每一分鐘自己就會拿出GPS,只知道前方的路還非常遙遠,但也不斷鼓勵自己,
又過了個彎,又少了段...快了,快到了 ! 堅持下去 !

以前並不覺得黑暗有甚麼可怕,卻沒想到將場景挪往深山中是如此這般的情況,
完全漆黑的情況下,有無數的可能踩在不平的崎嶇地形上因而滑倒受傷...
更有可能一股腦摔進山崖裡,只能叫自己不能想,並且要冷靜...

應當是越走越深山,這種感覺實在是不可思議,明明知道,卻還越走越深,
登上太平的茶園後,拐個彎就再也瞧不見太平鄉裡的燈火闌珊,
不誇張,居然有了死亡的覺悟...

走了不知多久,體力已經不重要了,只覺得剩下意志力和耐力在撐著,
在個拐彎後居然瞧見遠處有幾盞路燈...

當時候真是欣喜萬分,GPS上的箭頭看來也不斷是往這些路燈的方向前進著,
但又恐懼是否真只是幾盞路燈,會不會人家全無...

若有人家,至少能討口水喝,借我個家裡用的手電筒,改天奉還...
再不然就是借個電話甚麼的...心裡頭千頭萬緒,卻怕到時候真沒人在...

走近後,的確是有幾戶,但遺憾的是果真並沒有人居住在此,
倒是瞧見間廟宇,並且有著不小的廟埕,心想,雖是深山的廟宇卻有一如此格局,
應該有自來水能喝吧,定眼一瞧,居然擺有開飲機,上頭還擺著茶杯,
欣喜萬分,急得連杯子都沒洗就狂飲三口,
向廟宇謝過拜過之時嘴裡還貪著一口,
雖然廟門早已關起...見不著神明本尊...但心裡頭真感激啊...

一天裏頭的飲水及其他裝備全讓在三行宮等待的小笨蛋,是有點盤算是否要回程,
之後該如何,再一同想方設法就好,至少平安就好...但往回程路一看,
完全沒有半點兒的光,恐懼感又油然而生...猶豫...

不敢瞧當時已是何時,怕知道了心神會更不寧,不容緩,喝完水立即上路,
不管是回程還是前進,總之只有硬著頭皮前進 ! 心裡頭只惦記著小笨蛋還在等,
不能讓她失望啊...只有拚了 !

不料走出廟埕幾步,聽見剛走來的路上居然有了車聲,是了,的確是車,
而且是台貨車,拚了命的把登山杖擺搖,
不誇張,當時有著就算給車撞了都得攔下的覺悟啊 !

車子是給招停下了,駕駛有點不敢置信地看著我,我想大概他心裡面想的是...
這時間這地方居然有人...真是人嗎這...其實我心裡想得也是一樣啊...

一招停,立即把GPS湊上司機大哥的視線,一長串的呼求從嘴裡不絕,

上車吧 ! 司機大哥說道...
心裡的大石頭總算給放下,是獲救了...是獲救了...以後絕不走山裡夜路,絕不 !

事後話,回家這麼一查,摸黑時走的路倒是也把太平山頂也給順便給牽了,
只知道經過個衛星中繼站,原來那就是 ! 但當時候摸黑前進哪還顧得了山頂三角點這麼回事 !

心裡頭只有恐懼啊 !

20151021 Yes , I can

好陣子沒寫些東西,雖然一直想寫點甚麼,但總提不起勁,好幾次寫了些東西,
但總覺得文言不及義,最後仍是刪掉的下場...

這兩年依然感覺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但總算在這半年裡找到一個新的目標....
不過說起來充其量好像也算不上目標,在半年前,結束完嘉義大學木工課程之前,
就在想...還有甚麼課程好上的呢 ! 偶然在課程表上瞧見了體適能這三個字,
前面還冠上了高齡...心想,要真去上的話,現場就該只有我是年輕人吧...這不會很彆扭嗎?

不過說也奇怪,我還真報名了,還排第一順位,果然這種要算上體力的課程就是不比職能類或餐飲類來的搶手,
這兩大類報名時根本都是秒殺啊,我卻都是兩三天後才去報名,
居然也都是讓我備取到了...只能說是你的就是你的。 ( 扯遠了

大約兩個月的訓練課程,雖然不密集,但課程說來也真挺累人的,重點是...一到現場,
上課的同學們根本沒幾個算是高齡的啊,也許主任教授看到分布的年齡層並不算太高後,
強度作了很大很大很大...的調整吧 !  總之,在兩個月的課程當中,
倒是重拾了以前對運動的熱忱與信心,運動本身當下並不難,難就難在維持,
即使過了課程後,也要求自己得不間斷地維持;說來,體能的強化似乎是很難言語的,
幾個月前還以為自己體能算不錯,一直到對登山登出興趣後,
才知道這跟電玩中的打怪練等一樣,當初只是到達LV10,就以為自己體力到頂完封,
找了幾條古道一爬卻氣喘吁吁,相較之下看到一些登山前輩的山路百岳後...
才知道自己和這些LV999的登山前輩相比還差非常遠,
況且登山不只是體力的考驗而已,簡直可以算是體能與肌力耐力及精神能力的總測驗,
好在,這些測驗是可以循序漸進的。

還記得兩年前,自己的左腿髖關節嚴重受傷,不良於行,
在走路以及躺下的時候都疼痛萬分,只有在坐下的時候才有那麼點舒緩,也許,
沒有幾個健康的人能想像,長達幾個月不能正常睡眠、
不能像常人般正常走路是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在外行走時,
不禁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得已的情況下,根本不想外出,
當時的情況,以為會是一輩子都是如此,心裡頭只有絕望,回顧當時的感覺...
仍是難以形容、無法言語,心裡頭只想到,後半輩子是都得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
雖找了多間醫院,卻沒有醫生敢承諾我能恢復當初,也難怪醫生了,
自己每每要講述病症甚至都難以形容,那詭異的魔鬼是到底是藏在身體的哪一處 ?
醫生能給的只有消炎止痛,如此的治標方式只是在麻痺傷害自己的肝腎,最後,
毅然決然地選擇傳統式復健,每一次的復健過程都讓我痛不欲生,
復健對我而言就像是在凌遲般,那種痛,難以形容,只知道痛到冒冷汗、痛到顫抖,
當下念頭只想死了算了,死了還比這輕鬆太多,也不用再承擔些甚麼...

最終,我撐過去了,身體啟動了自我療癒的機制...每天的復健雖然劇痛,但漸漸地減輕了,
但位在深處的痛點仍無時不刻地提醒著,它還在,也因此,
開啟了我對醫療、營養、生理學等等的需求,以往,這些知識都是對一般人的老生常談,
其中也存在著許多長久誤解或是艱深的學問,最後,不但念出興趣,也在生活中實踐,
直到不久前,每每登上山頂,還懷疑著是否在作夢...現在,
終於肯定自己的健康只得由自己把握。

兩年前的某個晚上痛到夜裡不成眠,那時候的我好想念還能行走的時候,
好想念當初爬上百岳的喜悅,雖然辛苦,但可以和一般人一樣正常走路,
說甚麼都值得啊...是不是還能有這樣的機會呢 ? 當時的我只有深深的懷疑...
如果還可以走上某座山頭,那該有多好...

玉管處下禮拜的入山申請已經核准,我知道,我做到了。

20150716 淘寶購買流程

想不到時隔這麼久,上來寫文章居然是寫這個...

一、安裝阿里旺旺,以便紀錄和賣家之間的對話(商品的詢問等等),
此時可以利用阿里旺旺和賣家討論商品或金額等等方面之協議。

二、挑好商品,並在產品結算時,通知賣家要結帳了,
雖然淘寶有預設許多的運費機制,但最好是和賣家私下協議到貨付款最有保障,
也是最省運費的方式,否則很可能大陸運費收一次,到台灣運費又收一次,
一般預設都是直接送到家中,不用說,一定比較貴,此外還有到便利商店領取貨品,
而集運除非是你對集運這方面已經很有經驗,同時又是在不同的店家購買,
知道那些貨品經由這樣的合併運費較划算,否則其實這是最為費時的項目。

三、就個人通常的購買模式而言(僅供參考),會在賣家私下協議到貨付款後,
指定哪家快遞發送,一般運費大抵約一百五十元至兩百元不等,
並一定要請賣家將淘寶系統原本預設的運費取消。

四、將產品合併代付,系統產生網址後複製,
並利用買到寶等等這類仲介網站將訂單號、購買產品大略、代付網址填上,
最後將所購金額匯款至仲介網站所提供之指定帳號,
仲介網站亦會在此抽取約台幣十幾元不等的手續費。

五、若匯款成功,仲介網站會寄一封電子郵件存證並通知已收到款項,
約一兩個小時的作業時間後,付款到淘寶,
這時,淘寶系統上應該就會出現買家已付款,
和賣家做最後的確認後,等待收件。

六、到貨後,產品若和網頁有出入或不滿意,
可先通知賣家,若處理不當或不負責任,可請淘寶介入仲裁,
並以網頁快照及對話內容做為證據,此時可要求賣家退款,
退款則是將款項匯入支付寶當中,當初是買家將款項匯入到仲介網站後,
再由仲介網站做代付動作,這個動作也包含了將新台幣換成人民幣,
因此支付寶當中的金額就和現實的金額作用完全相同,
若下次再到淘寶購買,就可以使用支付寶當中的餘額,做為購買時的預備金。

七、退貨一般可請順豐快遞退回,並要求賣家支付金額,
這方面一樣可請淘寶介入仲裁,一般都會有滿意的處理方式,
但請千萬不要私下以其他通訊方法或直接匯款等等方式做買賣,
若匯款後對方不理不睬或寄來的東西根本不是你所購買的東西,此時根本毫無對證,
淘寶的阿里旺旺及支付寶的支付款項機制就是在預防這類的情況產生。

20150515 詮釋

眼見客愁愁不醒 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 便教鶯語太丁寧

  - 漫興



雖是美景當前 卻如此心境 也難怪杜甫當時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賞蓮本是件雅事 無奈想起過往許多 心中沉悶只有更難以消解了

20150204 廠編55014

偶爾會在FB寫些東西,但通常不是太值得紀錄...

也許有些東西還是要寫在這裡,自己才能感受到沉澱。




前兩天把櫥櫃裡的東西一一整理,是因為快過年了沒錯;
自從搬家後,其實也沒太好好檢視自己搬過來的東西,總有種惰性,
知道要用的東西放哪就好,不是太常用的全放在紙箱後原封不動到現在,

前陣子網路看到了篇關於光動能ECO儲存電能的問題,才想到日常戴的這支錶,
原先的保證書和盒子到底哪去根本完全沒印象,也早已忘記自己是甚麼時候買了這支錶,
因為這樣的小小疑惑帶來了動力,把打包來的紙箱一一打開,企圖找回它當初到來的蛛絲馬跡。

當然是找到了,也才有了這些照片,算算居然也近十年了,
雖然在這期間還有另外一支ORIS automatic,但對於他的動能儲存不是太有信心,
很少戴上,仍然比較喜歡的是這支citizenwatch,上網找了線上說明書,
本來是不抱希望的,畢竟都幾乎已經是ECO中的始祖了,但居然還是日官方網站裡讓我找到了資料 !

不過,這麼一支普通的錶又有甚麼好作文章 ?

說來,當它的包裝盒從紙箱拿出時,也同時帶出了從前的點滴記憶...

老爸以前克勤克儉,雖說手上總是會帶著一支錶, 但都是不見經傳的便宜貨,
有天他盯著我放在矮櫃的這支錶,從他的眼神我知道他既好奇又喜歡,
當下我找出了包裝盒,遞了過去,反正也還有支ORIS嘛...

老爸的確喜歡,因為當天就拿去換成鋼鍊了,
他一向不喜歡皮帶...有時我還會拿起端詳,他還會跟我說可不能拿回去哦,
就這麼過了好多年...

老爸前些年罹癌後,開始電療及化療後,就越來越少看他戴上,
一方面幾乎沒有外出,另一方面則是他的手腕越來越細,因為治療癌症的某些極端方式,
人只有日漸消瘦的份,所謂的皮包骨一點都不誇張,戴上那種size的錶,
甚至會從手滑下去,就算調整錶鏈都難以固定在手腕上,
漸漸的,那支錶只有靜靜的躺在他抽屜裏頭,長輩的抽屜,晚輩當然不能隨便去開...
那陣子...除了老媽以外沒人會去碰那抽屜,機會也是少之又少;

別款的ECO我不知道,但這款一旦沒有光線產生動能,
它會進入休眠,讓所有的機能暫停運作,直到重見光線才會做校時...

老爸的病情不斷惡化,而且是急速的每況愈下,漸漸的,
家中許多零碎的事情落在我的肩上,有時需要處理某些事情得用到某些證明,
我得清楚家裡所有這類型的文件座落在哪,當開啟了那抽屜,
ECO的校時動作吸引了我的注意,當時候我老爸已經住進安寧病房,
我知道,我老爸是再也沒有機會也不可能再戴上這支錶了...

我把citizen重新換上皮帶,繼續它的運作。

而在最後的最後,老爸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刻,
我同時盯著病房裡的時鐘和手上的citizen,默默記下老爸過世的時間...

到如今,除了它本身的價值外,它同時也在我心中乘載了這個小故事,
直到現在,每次出門,除了必定戴上的佛珠以外就是它了...
至今十年...它居然沒換過電池,卻仍依然一如以往的準確。

也許,它還能陪我下一個十年...

20141120 一年

整整快一年沒有更新網誌,只能說浪費太多無謂在facebook上吧...

雖說節氣已近小雪,但晚上溫度仍不算太冷,此時此刻找些事來做吧 ! 心想...

將家中祖譜整理後,分別傳上不同雲端做個備份,
見父親的名字也在上頭,突然令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傷,也想起許多往事...

父親是去年過世的,在那個時間點的前後,我並沒有對太多人提及,一直到現在仍是,
也因此許多朋友根本不知道我的父親已經過世...

自己是個習慣把心事收藏的人,雖然情緒總掩不住,
但緣由沒說,也不會有人知道,從小到大,我一直是這樣做的,
母親總會對我說,家裡的小孩就只有你甚麼都不說不講...

我自己知道太愛面子,就是硬撐著裝沒事,
且也覺得說了講了,可能也對事情沒幫助,
即使有,但我總習慣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處理,
學生生活在學校被欺負,當兵時候為了高裝檢業務熬夜熬到猛爆性肝炎住院,
甚至工作求職等等,父母總是到了最後的最後才會知道...

報喜不報憂是我的習慣,即使一般人總會在某些社群交友網站寫些不著邊際或情緒性的話語,
對我來說,我仍做不到那樣,但其實我是羨慕的,對我,那是出口,情緒上的出口。

父親和奶奶其實是一起被寫上神祖牌位上的,
在同一年內相繼過世,奶奶走得很安詳,在早晨盥洗後,回床上安眠後過世,
而父親卻是承受著極大痛苦,
我還記得最後父親在安寧病房過世之前,
家人和其他的親人都在外頭走廊交談,
剛好我走進他的床前,那時候,父親的生命跡象已是相當微弱,
每每我只能觀察胸口,並用手探著鼻息,當這兩個跡象都消失時候,
看著牆上時鐘,默默記下此時此刻,走出外頭和大家報告。

我一直以為,至親的過世,會令我承受不了,淚流不止,
那時候的心情卻輕鬆非常,我知道,老爸不用再受苦了,心裡只有替他高興。


當外婆去世的時候,難得的親戚們總算都齊聚,為的當然是見外婆最後一面,
原本場面應該是很悲傷的,但許多親人們原本難得團聚,
此時此刻彼此相見,不禁各自提起有滋有味的往事,
原本應該是極為哀戚的場面,氣氛卻溫暖融洽,
雖然我那時候年紀很小,卻對那樣的印象很深 !


一般人對冬天的印象,總少不了家人親人團聚一起吃火鍋,
想到我們家不知道有多少年早已沒有這樣的聚會,
在外婆、奶奶相繼過世後,家族裡的親戚大家更是各忙各的,
從小到大本就不算熱絡的表堂親在各自長成各自組成家庭後,
更是不可能有相聚團圓的機會,即使偶爾碰面,
也有說不出的疏離,畢竟,太久沒見,
久逢後的相處,和時常見到的鄰居或朋友相較來說,只有太不自在 !


那種全家團圓吃火鍋的印象,我真說不出來上次是甚麼時候了,
雖說和朋友和家人仍有時會到外頭點個小火鍋來打打牙祭,
但父親不在後,總是有著說不出的遺憾 !


我知道 ! 過去那種熱烈的心情,期待晚餐的時刻,
父親健在,表堂親團聚,家族沒有遺落下任何一人的美好感覺再也不會有,再也不會了...

其實我在一年前就想寫下這些,但一直沒有實行,
自問,是否心裡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放不下,也許吧 ?

前陣子倒是有試著,只是太久沒動筆,那寫文章的條理整個失去,
腦裡所想的就怎麼也無法透過文字表達出來,

鈍了啊真是 ! 我拍打著自己腦袋說道...

今晚總算圓夢 ?

話說回來,夜晚,果真是好東西,古來不知凡幾不知道多少文章都是在這時刻湧上,
此時此刻只覺一年來的擔總算放下。

最後再發點牢騷,說說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太多,
但始終環繞著兩個字,健康 !
人生沒有健康,其他全是空話,

但真正能體會這兩字的人,只有少啊 !

這一年多以來過得很空白,也無比的深刻,
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幫助我接下來遇到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目前只有遇到不斷的挫折,但秉持著良心,我想不會錯吧 !

20140901 來自小咖飛

每次看到一些網站上認養的訊息,無外乎這些可笑的理由,
甚麼搬家、公婆、懷孕這種理由最多,看了只有憤怒和無奈,
每到嘉義市的犬貓收容所一次,當天晚上我都會失眠,
無外乎想起那些小貓小狗看著我時的眼睛,眼裡流露出的不是乞憐,
而是無神以及憤恨,還有等待死亡的空洞,不要以為牠們是貓狗,
就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即使我用盡以前養貓犬時的心得和釋出善意,
至今沒有一隻領情過,對我的只有攻擊和嚇阻。

有一次印象極為深刻,當時候走進收容所,正好在焚化剛被安樂的貓犬,
看到一隻不知道是狗還是貓的腳就這樣側伸在焚化爐的門上,
我沒有勇氣直視爐裡,只默默的走向我的目的地,也就是認養貓的區域,
但就這麼巧,一隻小小的幼貓就安排在爐邊的位置,
牠是那麼極為驚恐地看著爐裡的慘狀,我當時候走向的正是牠所處的位置;
我當過中途,養過看過的各種貓況不算少,就算是在路上的貓餅乾(屍體)我也見過不少,對
我來說,即使現場的慘狀和血腥也不會讓我有任何特別的感覺或印象,
可是卻從沒看過一隻幼貓劇烈發抖成那個樣子,
恐懼和不解以及恨意明明白白寫在牠的臉上,
這輩子我想我不會忘記那樣的眼神,當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無法跟牠解釋我不是要抓他,更不是要將牠送進爐裡,
即使是已經在籠子裡,牠也以為牠能穿過籠子似的,不斷往對角線暴衝,
這直讓我想到不久前閱讀過的NAZI集中營慘狀,
牠當時候的驚恐表情和眼神至今難忘;
我只想說...遺棄貓犬的人,請在事前多想想,至少請幫牠找一個家,
而不是把牠當過期的玩具、不要的垃圾...就這樣丟棄,
我不想去咒罵這樣的行為,或許你們有你們的無奈,
但即使最後的最後,也請為牠們找一個家...再轉身離開,好嗎...謝謝。

20131206 好奇

昨天去台中處理點事情,剛好發現某車廠就在鄰近百公尺處,
於是走了過去幫某某人拿了型錄...恰巧 碰上聯結交車,
看到了這輩子只有在電玩當中看過但未曾在現實中眼見過的許多車款,
雖身處其中,但走出來以後沒有任何羨慕的感覺,心中只有深深嘆息...
有人三餐無以為繼,也有人一天揮霍的金錢就是平常百姓一輩子怎麼都賺不到的數字;
這所謂的資本主義,是嗎?

20131204 心港

這幾年的分分合合、親人崩離,深刻感受到這樣的感覺...痛如此的重重疊疊卻無法麻木,如同拿刀在心上用力刻印,
怎樣也不會忘卻的記憶,而還陷在其中,不知何時才能脫離。

少之又少提及感情和過去,也極少抱怨現實的困境與際遇,正因為是如此神傷哪還能堪得起一次又一次的深刻回憶!
不斷提醒自己親人的離去以及最愛的逝去是每個人都會碰上的,又怎麼能妄自菲薄呢...但有如重複般的交替卻少有人碰上...
這樣的一再,只讓人無法承受,暗自潸然淚下。

比起親人的逝去,在我心裡愛情的消逝更是令我向隅,現在只要看到電影裡頭互許終身時的片段,眼淚就會不自覺在眼眶裡打轉,
雖然知道那都是演戲,且在故事裏頭為了討好觀眾來說,終究都會是美好的結局,但現實裡也未嘗不會有...

有個朋友,是在做飲食業的,也許並不特別富裕,但我卻極為羨慕他,
他與女友胼手胝足,從早到晚在一起為了他們自己的事業和理想打拼;
旁人看來,這夢想或許不大也很單純,但在我眼裡,怎會如此羨慕!因為難得!

我認為,人生當中最痛苦的,是因為曾經得到後再失去,而不是從來不曾擁有過,
東海雖然有東海的遼闊無際,井底之蛙也會有井底之蛙的幸福,不曾擁有永遠不會懂得失去後的痛,
但擁有後再失去,卻會讓人不斷想念當時,如果不能回到當初,只令人更是萬念俱灰!
都是不斷聽到的故事,都是聽到長繭的常談,但又幾多人真正體會理解過;
如果真的可以,誰不想停留在當時的幸福裡...永遠永遠,但現在聽來只是幼稚又可笑的話語。

聖誕將近,寒冷隨之,又會是個令人特別想念的節日,還能說些甚麼呢?只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珍惜。

20131129 敘事

在我們社區外附近有一位獨居老人,所居住地方頗為簡陋,要說是房子都談不上,
一邊僅是靠著樹叢,另一邊則是挨著一戶沒人住的屋舍,
就這麼在中間搭了個勉強能遮風避雨的鐵皮屋。

附近的街坊鄰居也不知是如何達成的共識,會把家裡吃不完的的就放在鐵皮屋的邊上,
也許次數多了,門上多了幾個掛勾,方便大家就這麼掛上食物...偶爾經過總會看到一兩包,
很難知道哪些是完全沒吃過或是吃剩的?!
只是說也許處在那樣的環境連選擇的餘地都不容許有,
偶爾和母親也會把好些多餘的飯菜熱了之後給掛上,雖說得走上點距離...
次數不算少,卻從來沒和他搭過話,倒常在夕陽時分看到這位爺爺與附近鄰人攀談。

這禮拜的某天晚上,一如往常般,這位老爺爺習慣就坐在屋舍旁的水泥墩上吃著晚餐;

我總在晚上慢跑回程時,在最後的一公里習慣緩緩腳步,改成健走,
這時候也往往會拿著防身的手電筒把玩,當天色特別暗時,
會偶爾調焦照著天空耍玩一下...當時正調成直射光照著天空。

我走近他身邊時,這位老爺爺開口和我說話了...
"年輕人,這把手電筒好亮啊!可以照到天上的雲耶!哪裡買的?"
"喔!這個是網路購物買的。"
"網路購物?!是全國電子還是甚麼店名嗎?"

解釋了好幾次以後,突然自己愣了一下,我居然和一位居住在這樣環境的老爺爺談網路購物,
壓根兒沒有想到他可能根本連電腦這種東西都沒看過,何況網路這種形同虛幻的東西...當下想著該如何解釋是好?
無奈駑鈍的腦袋就是沒辦法想到能夠拿來比喻的方式,
我改口道"老爺爺,你有需要這樣的東西嗎?"

他縮了縮身子,說道"有,當然有!可是會不會很貴,我買了好幾個都壞掉,買的總是很不耐用,又不夠亮..."

他停了一下,繼續囁嚅的說道
"我那家裏頭,無水無電,是能靠著樹叢邊角外的那電線桿上頭的照明,可關上門就全黑了..."
"家裡頭很暗,我很害怕!"

只知道老爺爺平時以回收的微薄收入維生,直覺要他買太花錢的東西是不太可能的...
何況從一個老人家嘴裡聽到"很害怕"這幾個字更令人不忍...

當下,實在很想把手電筒直接給他,但他講到了無水無電,更遑論這手電筒吃的電池根本不是一般電池,
充電器也很不同...就算給了他,倘若沒電要充電該怎辦...更何況他也不要我送!
考慮了一下,看來應該只有充電是個問題,不過老爺爺說有解,可以拿去認識的鄰人那邊充...

我隨便拿話蓋了個價錢,和老爺爺繼續說道
"老爺爺,你甭問這哪買的,總之我幫你買一支吧!這很堅固的還能防水的!"邊說還邊拿著故意敲著旁邊的水泥牆。
"只是比較難買,不見得馬上有貨!您可以等等嗎?"我把網路購物後的寄送所需時間推諉成比較難買的說法...

離開的時候,他看來還頗不放心的,大概怕我只是拿話隨便搪塞幾句...敷衍他...我也一再的保證我一定會買給他的!

其實我也真怕我忘,回到家後就馬上調出以往的購買紀錄再買上。

剛剛Firefox上的Gmail閃爍了幾下,小視窗跑出貨到通知時,才有想到這回事...
這一個禮拜幾乎都沒有看到老爺爺,不過我想晚上的時候,他就至少不會再那麼害怕黑暗了...

20131124 晨彩

Album
16:9
Sony NEX6 and Pentacon 50/1.8

20131029 小木頭


Album
4:3
Sony NEX6 and Fujinon EBC 55/1.8

20131021 橋頭糖廠 晨

Album
4:3
Sony NEX6 and Sony Emount 18-55/3.5-5.6
終於又來到這裡,也放下了些包袱...釋然了些...

20130727 Lightroom 鏡頭修正檔案匯入方式

Lightroom Lens Profile Input:

1. (安裝abode air)http://www.adobe.com/tw/products/air)
2. (安裝Adobe Lens Profile Downloader)http://labs.adobe.com/downloads/lensprofile_creator.html
3. 執行後,會跳出視窗,依需求選擇相機廠牌、鏡頭、機身,選擇完成後,按下右下方Download即可。

restart your lightroom

20130529 Junior

Album
4:3
Sony NEX6 and Vivitar AUTO WIDE-ANGLE 35/1.9

像這種"私事"或出去遊玩的,一般都僅僅上傳相簿,但很少會放上部落的,
這篇破格的原因是:
 
  "貓咪實在太可愛了~!"

20130513 Vivitar AUTO WIDE-ANGLE 35mm f1.9

Album
4:3
Sony NEX6 and Vivitar AUTO WIDE-ANGLE 35/1.9

其實這顆後來比我想像中的好!(原本只是想轉手小賺一下的~這下自己留著的機會倒是大多了...

20130504 All Used Lens

= Modren =
AF Zoom-Nikkor 24-85mm f/2.8-4D IF(Nikon D7000)
全幅專用,焦段頗為方便,還擁有著1:2的微距放大能力,許多人對此顆鏡頭評價甚高,個人不予置評,購買時務必注意序號(傳序號開頭為5或2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

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Nikon D700)
全幅專用,擁有相當方便的變焦能力,個人認為在畫質與方便性相比較下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可攜性較差,與24-70有著不相上下的重量。

AF Nikkor 50mm f/1.4D(D7000)
售價雖便宜,畫質與銳度卻皆有著不錯的表現,APS焦距換算後,非常適合用來表現人像。

AF-S DX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G IF-ED(Nikon D7000)
隨筆者征討過大江南北的一顆鏡頭,雖然做工、性能以及散景各方面表現都差強人意。

SIGMA 17-50mm F2.8 EX DC OS HSM(Nikon D7000)
光圈全開就能銳利非常,發色也很不錯,非常值得擁有的一顆好鏡頭,但防手震的做動性能始終難以習慣,偶爾迷焦,抗曜光部分稍弱。

SIGMA 18-50mm F2.8 EX DC MACRO HSM(Olympus E520)
擁有微距,發色溫潤偏暖,對焦能力稍差。


= M42 =
Asahi Optical Super Takumar 35/2 (49mm 1967)(Nikon D7000)
發色濃厚富層次感,散景炫麗,光圈稍縮即非常銳利,調焦滑順非常,極為優秀的鏡頭;唯鏡頭易發黃。

Asahi Optical Super Takumar 35/2 (67mm 1963)(Sony Nex-6)
第一印象口徑極大且頗具重量感;發色相當清透亮麗,有使用Fuji般的錯覺,此版留傳下來的鏡頭以及相關資料極少,二手市場也非常少見。

Berolina 135/2.8(Nikon D7000)
較適合用做黑白攝影的一顆鏡頭,散景及發色只能說是一般,鏡頭做工卻具有相當質感。

Fujinon EBC 55/1.8(Sony A77、Sony Nex-6)保存中
發色輕柔淡雅,散景模糊部分自然,俗稱的奶油散景;在當時傲視群雄的EBC鍍膜加持下,就算與太陽直接對持也難以出現光斑或紫邊。

Mamiya Sekor SX 55/1.4(Nikon D7000)
二線性明顯,高對比,善用其焦段能夠拍出獨特非常的人文寫照。

Pentacon Auto 50/1.8(Nikon D7000、Sony A77、Sony Nex-6)
幾乎是一顆萬能鏡頭,入門者也很好上手,同為50,卻有著其他同焦段少有的近拍能力,性價比高,版本甚多。

Pentacon Auto MC 135/2.8(Sony A77)
據說能跟Carl Zeiss相同焦距一較高下的鏡頭,發色鮮豔濃厚是第一印象,散景能如同油畫般暈開,表現很棒的一顆鏡頭,可惜最近對焦距離過遠是一缺憾。

Porst Color Reflex Auto 55/1.4(Sony Nex-6)保存中
~待筆

= Canon FD =
Tokina wide-auto 28/2.8(Sony Nex-6)
只要稍與亮邊或白色部分對上,就難以避免明顯非常的紫邊,發色淡雅,其餘表現平平,組裝質感則極佳。

Vivitar wide angle 35/1.9(Sony Nex-6)
低對比,因此暗部階層保留的部分相當細緻,與同焦距鏡頭相比相當具重量感;抗曜部分並不理想。


= Nikon F mount
=

NIKKOR-S 50/1.4(Nikon D7000)
發色濃厚艷麗,這似乎是Nikon的一貫表現,散景亮眼非常,不可多得的鏡頭。

NIKKOR-Q 135/3.5(Nikon D7000)
發色稍稍偏暖,色彩溫潤濃厚,焦段距離控制得當,即能讓散景能像水彩般化開,產生極為夢幻的效果;光圈全開銳利,表現很不錯的鏡頭。

= Movie =
Wsl CCTV 33/1.6(Sony NEX-6)
性價比極高,發色與散景及邊緣畫質都相當不錯,傳以pentax鏡片組裝,若非得挑缺點,個人認為組裝品質參差不齊,質感亦差強人意,購買要憑點運氣。

20130418 外拍該怎麼...二


有人問起...於是...

1.下巴稍收一點,臉理當會瘦一點,當然這點也可以利用化裝的的技巧補上
2.眼睛可以睜大一些,但別太過,額頭反會有皺紋
3.眼神不需死盯著鏡頭,相反的稍微往攝影師頭上看過去,眼神會更為柔和
4.我們都知道眼睛會說話,但假睫和放大片可能只會是個畫蛇添足的啞巴
5.幾乎所有人的側臉從15度至45度角都近乎完美,君不見18、19世紀許多人像畫都也是如此取角
6.學習注意光線跟自己的位置,盡量讓自己全身都在平均的光源底下,以免變成黑白郎君
5.慎選衣物和顏色搭配,如果真不知道該怎麼搭配,請和你的手帕交討論
6.不用擔心背光或逆光,這問題丟給攝影方面就好
7.帶著你的髮箍、髮夾或髮圈以及梳子,以便隨時能變換髮型...
8.所著衣服不要太白、不要過黑...(雖然我很少要求這個
9.不見得一定要帶兩套衣服去換,其實帶件外套或披肩也能有多樣的變化
10.裙裝部分請記得安全褲,以免攝影方面無法集中精神
11.臉部和姿勢表情放開一點吧,妳的矜持在鏡頭裡只會形成單調無趣沒變化
12.最好的美容產品是你的自信和精神,因此明天若要拍照,那今天還請早點睡!

尤其以上所提到的表情方面,記得都不要太過,太過只會顯得僵硬...那就適得其反了!

20130318 外拍該怎麼...一

關於外拍,一直想寫些東西給有興趣的朋友聞其詳,正巧今天又有朋友問起,索性...

大概是從去年暑假開始,正式開始了所謂的外拍...

在合作過的外拍女孩當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是付費活動或是職業的md(結果不到本月底就破功遇到職業級的...
都可能只是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平常相處很ok,但一拿著個鏡頭對著她們,
雙方就是無比的尷尬,所以每一次的拍照,對我們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除非是天生的演員或藝人,否則不論是誰在鏡頭前,
沒有可能一時半載在鏡頭前就能完全放開,這時請給自己一點調適或鼓勵。

說到作好調適...除了在現場,也得要事先作好些心理準備和學習,
除了多翻看一些女性雜誌或多參考一些網拍賣服裝的(有MD示範的)多少都會有幫助!
但若僅僅只是臨摹動作,那只能說是邯鄲學步而毫無個人特質。
喜歡拍照的年輕女孩不諱言都是帶點自戀、自信哪怕還帶了點自傲!
不見巴黎走秀的md,每一位的表情都會讓人覺得太驕傲,但不可否認的,
效果就是極佳,因為最棒的美容產品,就是來自於你的自信!(這句話我應該請個專利)

據我所接觸過的,一些接案或職業MD平常就會在家裡自己對著鏡子練習,
並且深知自己外型上的優缺點,以衣服或髮型甚至飾品來避開或吸引目光,
當然姿勢和表情更不用說了,在這之後,需如何構圖和運用光線則是我們的工作。

其後,就是作妳自己,妳平常穿甚麼衣服,遇到事物會是怎樣的應對,
就那麼自然的表現吧!想想,平常的妳在外頭是怎麼逛街購物打屁聊天吃飯呢?
總不會從頭到尾都像個木頭人吧!
試想!邊玩邊拍和外拍專司,或許後者聽來專業,但卻通常制式,
攝影時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所以就當出門去玩吧!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或給我們?!)XDDDD

除非現場氣氛真的太乾,否則我很少會要求md擺些矯情不合宜的姿勢。
在我所合作的md中,從不也絕不要她們穿少露多來搏取所謂的版面,
也絕不要求旅拍,這幾點很重要,這個社會,請學會保護好自己!

其實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用相機去發掘出一個原本不那麼熟悉的陌生人,
還得創造出雙方都能認同的作品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應該說是件很累人的事情!
但事後雙方能夠達成原本的目的,相信這比甚麼都值得!so~讓我們一起加油!

文尾~來談談我們吧!
沒有大包小包,通常一機一鏡輕裝上陣,只要願意我們還可以幫提!
不是進香拜拜大遊覽或聚眾鬧事打群架,二、三個人就是極限!
穿著乾淨整齊,這不僅是互相尊重,也是自我要求!

風格上當然各有各的擅長,因此除了天氣不能完全掌控之外,
如果能在事前讓我們知道妳喜歡的風格,以及妳可能當時候所著服裝及顏色,
我們會更有準備、更能臨場發揮!像我個人尤其喜歡夕陽時分的逆光...

我們不僅愛拍照,也懂也知道更會尊重,任何時候,妳想休息了!
請給我們個提示,那個時候,我們會放下相機!

只要妳想或有疑慮,都可以隨時中斷,給妳看看我們剛剛拍的,
穿幫走光這種事情不會有!讓妳隨時隨地,放心託付!(這幾句會想到貨運公司廣告去...)

當然!妳可以帶伴,但在現場若不斷與妳的友人聊天,
而把本來約好的攝影這回事晾在一旁,那我覺得其實閣下還是專心逛街去吧...謝謝再連絡!

至於拍攝完後,以我個人來說,可能最快當晚!
最慢約三天就會把原檔成品壓縮後放上雲端硬碟供下載,下載完後,立即刪除!

雖然個人接觸職業及商業攝影已略有段時日,但在外拍的世界裡,
我仍是個新手,以上言詞若有錯誤或建議,還希冀各方前輩不吝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