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    Album
顯示具有 關於攝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關於攝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0515 詮釋

眼見客愁愁不醒 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 便教鶯語太丁寧

  - 漫興



雖是美景當前 卻如此心境 也難怪杜甫當時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賞蓮本是件雅事 無奈想起過往許多 心中沉悶只有更難以消解了

20131124 晨彩

Album
16:9
Sony NEX6 and Pentacon 50/1.8

20131029 小木頭


Album
4:3
Sony NEX6 and Fujinon EBC 55/1.8

20131021 橋頭糖廠 晨

Album
4:3
Sony NEX6 and Sony Emount 18-55/3.5-5.6
終於又來到這裡,也放下了些包袱...釋然了些...

20130727 Lightroom 鏡頭修正檔案匯入方式

Lightroom Lens Profile Input:

1. (安裝abode air)http://www.adobe.com/tw/products/air)
2. (安裝Adobe Lens Profile Downloader)http://labs.adobe.com/downloads/lensprofile_creator.html
3. 執行後,會跳出視窗,依需求選擇相機廠牌、鏡頭、機身,選擇完成後,按下右下方Download即可。

restart your lightroom

20130513 Vivitar AUTO WIDE-ANGLE 35mm f1.9

Album
4:3
Sony NEX6 and Vivitar AUTO WIDE-ANGLE 35/1.9

其實這顆後來比我想像中的好!(原本只是想轉手小賺一下的~這下自己留著的機會倒是大多了...

20130504 All Used Lens

= Modren =
AF Zoom-Nikkor 24-85mm f/2.8-4D IF(Nikon D7000)
全幅專用,焦段頗為方便,還擁有著1:2的微距放大能力,許多人對此顆鏡頭評價甚高,個人不予置評,購買時務必注意序號(傳序號開頭為5或2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

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Nikon D700)
全幅專用,擁有相當方便的變焦能力,個人認為在畫質與方便性相比較下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可攜性較差,與24-70有著不相上下的重量。

AF Nikkor 50mm f/1.4D(D7000)
售價雖便宜,畫質與銳度卻皆有著不錯的表現,APS焦距換算後,非常適合用來表現人像。

AF-S DX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G IF-ED(Nikon D7000)
隨筆者征討過大江南北的一顆鏡頭,雖然做工、性能以及散景各方面表現都差強人意。

SIGMA 17-50mm F2.8 EX DC OS HSM(Nikon D7000)
光圈全開就能銳利非常,發色也很不錯,非常值得擁有的一顆好鏡頭,但防手震的做動性能始終難以習慣,偶爾迷焦,抗曜光部分稍弱。

SIGMA 18-50mm F2.8 EX DC MACRO HSM(Olympus E520)
擁有微距,發色溫潤偏暖,對焦能力稍差。


= M42 =
Asahi Optical Super Takumar 35/2 (49mm 1967)(Nikon D7000)
發色濃厚富層次感,散景炫麗,光圈稍縮即非常銳利,調焦滑順非常,極為優秀的鏡頭;唯鏡頭易發黃。

Asahi Optical Super Takumar 35/2 (67mm 1963)(Sony Nex-6)
第一印象口徑極大且頗具重量感;發色相當清透亮麗,有使用Fuji般的錯覺,此版留傳下來的鏡頭以及相關資料極少,二手市場也非常少見。

Berolina 135/2.8(Nikon D7000)
較適合用做黑白攝影的一顆鏡頭,散景及發色只能說是一般,鏡頭做工卻具有相當質感。

Fujinon EBC 55/1.8(Sony A77、Sony Nex-6)保存中
發色輕柔淡雅,散景模糊部分自然,俗稱的奶油散景;在當時傲視群雄的EBC鍍膜加持下,就算與太陽直接對持也難以出現光斑或紫邊。

Mamiya Sekor SX 55/1.4(Nikon D7000)
二線性明顯,高對比,善用其焦段能夠拍出獨特非常的人文寫照。

Pentacon Auto 50/1.8(Nikon D7000、Sony A77、Sony Nex-6)
幾乎是一顆萬能鏡頭,入門者也很好上手,同為50,卻有著其他同焦段少有的近拍能力,性價比高,版本甚多。

Pentacon Auto MC 135/2.8(Sony A77)
據說能跟Carl Zeiss相同焦距一較高下的鏡頭,發色鮮豔濃厚是第一印象,散景能如同油畫般暈開,表現很棒的一顆鏡頭,可惜最近對焦距離過遠是一缺憾。

Porst Color Reflex Auto 55/1.4(Sony Nex-6)保存中
~待筆

= Canon FD =
Tokina wide-auto 28/2.8(Sony Nex-6)
只要稍與亮邊或白色部分對上,就難以避免明顯非常的紫邊,發色淡雅,其餘表現平平,組裝質感則極佳。

Vivitar wide angle 35/1.9(Sony Nex-6)
低對比,因此暗部階層保留的部分相當細緻,與同焦距鏡頭相比相當具重量感;抗曜部分並不理想。


= Nikon F mount
=

NIKKOR-S 50/1.4(Nikon D7000)
發色濃厚艷麗,這似乎是Nikon的一貫表現,散景亮眼非常,不可多得的鏡頭。

NIKKOR-Q 135/3.5(Nikon D7000)
發色稍稍偏暖,色彩溫潤濃厚,焦段距離控制得當,即能讓散景能像水彩般化開,產生極為夢幻的效果;光圈全開銳利,表現很不錯的鏡頭。

= Movie =
Wsl CCTV 33/1.6(Sony NEX-6)
性價比極高,發色與散景及邊緣畫質都相當不錯,傳以pentax鏡片組裝,若非得挑缺點,個人認為組裝品質參差不齊,質感亦差強人意,購買要憑點運氣。

20130414 DarkAlice


Album
4:3
Sony NEX6 and  wsl moive 33mm f1.6

20130410 Firefly

Album
16:9
Sony NEX6 and wsl moive 33mm f1.6

私以為拍螢火蟲大多是靠運氣啊...就看諸位螢大爺賞不"賞光"了

20120306 自改管氏鏡

"管氏鏡",的確是很有趣的效果,拆鏡也拆出心得來,一連幫朋友改了三隻!

16:9
Sony A77 and Pentacon 135/2.8

20130223 談老鏡

慢慢的,我身邊許多人在問我老鏡該怎麼挑怎買,
我想與其一個個回答,不如我想到啥就先寫啥吧!

第一個要注意的是接口,接不上甚麼都不用往後談!
接口直接關係到轉接環,能不能順利接上這點很重要以外,
能不能無限遠更是個問題!有時還會意想不到的其他問題,
有些鏡頭裝上相機後的光圈卻完全無法調整,只能全開!
要想作光圈調整,只能對機身或鏡身作破壞性動作去修改,這點對初入手的玩家根本一道門檻!
因此別看到老鏡品項好又便宜就先下手了,
往往有時較冷門的轉接環,在台灣拍賣場上相當難找,入手費用讓你超出預期也說不定!
當然有本事往掏寶找的人也有,但真是這樣!也不會在這邊看我廢話了。

下手前,多問問賣家!該怎與你擁有的相機接上,
我想一般賣家都會很樂意分享經驗的。


不過...話說回來,老鏡和現代鏡有甚麼差別呢?

其實根本不好相比,現代鏡的鍍膜品質不僅穩定,
更能濾掉許多雜光,但甚麼是所謂的鍍膜呢?
其實鍍膜就像過濾器(能夠濾掉耀光、抑止溢光,降低色差色散),
能讓相機上的照片更為鮮豔,更討喜!
但可能現場真正的氛圍也被鍍膜給處理掉了...鍍膜通常也代表著鏡頭優劣,
許多更以MTF數據化作為評判,但如果買鏡頭光看MTF的評價,那其實就像俗話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老鏡與現代鏡的鍍膜技術當然不可同日而語,老鏡對上許多的漫射雜光通常只能照單全收,
這絕對無所謂好與不好,而是端看攝影者本身投其所好、擇其所愛。

請了解你手上毎顆鏡頭的個性和特性。